MENU
校园全景

洪山动态

洪山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11 发布者:

洪山实验室亮相湖北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发布暨转化路演活动

洪山实验室亮相湖北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发布暨转化路演活动

8月7日,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和湖北技术交易所承办的湖北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发布暨转化路演活动在武汉举行,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出席并讲话。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经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各市州负责同志、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等约200余人参加活动。

会上,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的湖北洪山实验室展示了“华墨香3号--米饭型全谷黑米”、“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水稻耐热基因QT12破解‘高温无好米’世纪难题”3项亮点科技成果(详见附件)。在签约环节,实验室与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兽用专用抗生素新型生物合成开发协同技术攻关项目,与湖北乡香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戴妃1号”新品种番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嘉鱼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路演环节进行了“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项目路演。

签约现场

路演现场

下一步,洪山实验室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农业现代化和种业振兴为目标,切实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附件:湖北洪山实验室3项亮点科技成果发布

成果一:华墨香3号——米饭型全谷黑米

该成果是湖北省原创、全球首个米饭型全谷黑米品种,目前国内外无同类竞品。该黑米营养价值丰富,花青素含量达811mg/kg;节能增产,生产过程减肥减药,加工过程节能30%以上,稻谷可食用部分增加20%;食味品质显著提升,直链淀粉含量1.4%,胶稠度达90毫米,阴糯米粒率1%,糙米率77.1%,整精米率64.1%,食味值得分90.7,是全球首个实现主食化的全谷黑米品种,主要理化指标达农业行业标准三级。该品种结合“双水双绿”体系,创新“稻—鸭—虾”绿色种养模式,在湖北多地试点成效显著,带动当地稻米产业发展,亩产值达2万元,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高度契合“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实现生态、经济、健康价值三赢。

成果二: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

该成果是全球首个以秸秆为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通过突破秸秆细胞壁超分子构造原位调谐技术,实现秸秆粉末与客体高分子高通量混合(50%),使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降低 40%;开发秸秆源木质素绿色塑化剂新技术,将地膜力学性能提升至国标2-4倍,还能精准调控地膜降解周期(40~180天),且完全不添加工业塑化剂,真正实现纯绿色环保。该成果获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获评2024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十大新技术。成果已在云南、湖北、新疆、四川、江苏等地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并与云南省现代农发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获1亿元意向投资,预计每年将有十万吨产能和百万亩应用推广,为根治农业白色污染提供“湖北方案”。该成果不仅有望颠覆生物降解市场,亦可同时取代生活塑料,再造万亿生物经济。

成果三:水稻耐热基因QT12破解"高温无好米"世纪难题

该成果首次揭示了水稻品质抗自然高温基因QT12,建立了全球首个水稻品质耐热性分子育种体系,首创“性状调控单倍型(TRHs)”遗传学概念,揭示其通过NF-Ys-QT12基因开关系统,协同调控高温下胚乳储藏蛋白与淀粉合成稳态,突破温室表型鉴定局限,实现大田性状精准验证。应用该成果的品种在极端高温下可实现增产31.2%~77.9%、垩白度降低40%以上、食味值提高15%。2025年4月30日,该成果发表在全球顶尖期刊《细胞》上,获6位院士联名推荐,已申授国家/国际发明专利7项,并与隆平高科等5家企业签订5000万元转化协议,改良“华占”等主栽恢复系已在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制种生产。如全面推广,仅在湖北(按湖北省20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计算)就可实现年增产约15亿斤,减少高温损失超20亿元。



该内容仅限
内部人员查看

请登录